謝謝你的邀請,我也會認真回答。
不知道孩子生的什么???孩子多大?
作為家長,孩子生病,其實最操心的是家長,家長不但要照顧好孩子的身體,也要照顧好孩子的心理,并且此時家長的內心也是脆弱的。一方面照顧孩子的精力會讓身體疲憊,另一方面在自己脆弱的時候還要去安慰孩子,每個家長遇到這樣的事都不容易。
但是,既然事情發生了,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自己的狀態自己的表情,讓孩子自信,首先家長也要自己自信,在孩子面前要多鼓勵,多給笑容,多多告訴孩子“別怕,有媽媽在”“別怕,爸爸媽媽一直在你身邊“,讓孩子感覺不是一個孤立的人,不是一個人在面對,而是有自己最親最愛的父母陪著自己作戰,不管是有多大的困難,有父母在張就有力量。
家長是最偉大的。既然選擇成為了家長,就要擔負起家長應盡的責任,努力照顧好生病的孩子,讓她們感覺自己除了身體不好,其他的都和其他健康小孩一樣,一樣的自信一樣的樂觀,甚至比小孩更多的勇敢。
如果真的愛孩子,相信你會做到,因為每個父母都是偉大的。
孩子的生命是父母給的,孩子的自信和力量也是父母給的,只有充分的自信和力量,孩子才會越走越遠。
相信自己的力量,因為我們是父母。
父母是個偉大的職業。
幫孩子找到自信,可能關注點不在孩子身上,而是家長去覺察自己是否因為孩子病把焦慮擴大化了,不僅擔心孩子的身體,還擔心孩子的未來學業、發展、人際關系、社會競爭力等等。種種擔心和焦慮狀態會被孩子嗅到,孩子是拿感覺說話的,非常敏感,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偽裝很難成功。孩子接受到你的焦慮或者說你的不自信——不信任生活、不信任明天,他自然會不自信。
同時你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自信很可能是你的投射,那是你的東西,你投屏到孩子身上,以為是孩子的。
所以說作為家長調整好自己的狀態,你就會發現孩子也挺好,因為外面沒有別人,你眼睛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內在而已。
最主要的是讓孩子明白,生病只是暫時的,雖然可能過程很煎熬,但是只要樂觀向上的堅持住,家人不放棄、孩子有自信,其次讓孩子多做些感興趣的事,分散孩子注意力,再次就是用各種小案例來激發孩子的求生欲望,求生欲是生物的本能反應
感謝邀請!
我覺得一個孩子沒有自信不是因為生了病,而更應該注意平時的表現。作為家長,應該多關心和關注孩子在成長中的細節,多和孩子聊一聊他的學校生活,他的同學關系,不要僅僅關注考試的成績。在成長的路上多給他鼓勵和關愛,做家長的要是能做到亦師亦友的時候,在這樣的陪伴下長大的孩子會明是非,通情達理,自信自然是不在話下呢。在生病中的孩子,鼓勵他要勇敢戰勝病菌。
多多夸獎和鼓勵,給他講一些勵志的故事,做一些游戲,激發孩子的動手和動腦的能力,幫助孩子建立自信。
我是嗨喲媽媽,我來回答。
首先來跟嗨媽一起了解下什么是自信,在心理學中,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對情景的能力的估值。
身體不爽
生病首先是對孩子身體的折磨。比如疼痛。成人有個頭疼腦熱的都會覺得混身不自在。在這種情況下成人也不可能成功的應對各種情景,更別說孩子。
精神懨懨
同時也摧殘著孩子的精神狀態。本來平時挺乖的孩子,開始多哭,容易發脾氣。不好哄,要家長抱著,不愿意自己活動自己玩兒?;蛘咂綍r膽大,突然變得畏首畏尾。我們俗話講久病會有戾氣,都是病磨的。奶小姐每次生病都很磨人。長此以往,孩子情緒性子就會漸漸消沉。
緩解
所以家長要從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幫助孩子。
1.讓孩子在盡可能的范圍內,身體的癥狀減輕。奶小姐感冒喘不上氣,嗨媽都是整夜整夜的抱著。豎起來她會舒服很多。所以先關照身體很重要。
2.在關心情緒,生病是一場消耗,這個時候家長更多的不是打雞血似的激勵也不是挫折教育的指導,而是應該包容關懷和愛。理解孩子的情緒,疏導孩子發泄情緒。當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的時候,他會覺得有保障有安全感,慢慢的那種關于自信的掌控感才會回來。
更多孕育知識請關注嗨喲媽媽!
挫折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財富。
生病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不可避免的平常事。人是一個生命體,由很多器官組成,每天進行新陳代謝,吐垢納新。由于生命存活是有條件要求的,如水、食物、氧氣、溫度、光照、運動等等,當這些維持生命運轉的條件發生變化時,就會給生命健康帶來威脅和損害,如溫度太低容易感冒,氧氣稀薄容易暈倒,缺水容易脫水休克等等。
孩子對生病的理解有點偏差,生病后感覺自己成了另類,跟別人不一樣,別人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,唯獨自己躺在病床上。于是便產生了挫敗感,由于臥床不起當誤了不少功課,擔心自己趕不上會被老師和同學瞧不起,因此產生了情緒焦慮。這種焦慮不安降低了自己的自信心,不自信反而促使自己更焦慮。
幫助生病孩子重樹信心,首先要讓孩子對生病有一個正確認識。人活著都要生病,沒有不生病的人生,誰也逃脫不了與病魔抗爭作斗爭。其次,想方設法幫孩子把落下的功課補上去,讓孩子感到雖然生病不在學校,但功課并沒有耽擱。再次,樹立信心就要讓孩子有成就感,比如病情越來越好,康復越來越快。家長和醫生不斷的鼓勵、肯定等積極正向的影響會使孩子產生積極樂觀的情緒體驗。對孩子樹立自信心很有幫助。最后,給孩子講述典型模范人物戰勝病魔的感人事跡,讓他們看到希望,重拾自信之心。
陪伴和愛。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都可以暫時放下,可以以后彌補,但是孩子的事是真心不能耽誤,在他需要的時候給他陪伴,好好愛他,慢慢引導幫他找回自信,切莫錯過了關鍵時期。
聲明:本文章來自網友發表,不代表我們的觀點。未作人工編輯處理,也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果您發現有涉嫌版權的內容,請立即聯系我們。若您有不同的教育觀點請到公眾號“知嘛家庭教育”發表評論。
生活的美妙啊
2022-06-22 17:49:36
百姓鄰居
2022-06-16 08:35:20
有序度
2022-06-21 10:20:34
胖子785
2022-07-25 16:01:13
yuqian2020
2022-07-24 13:10:03
夏阿薇
2022-07-25 16:25:59
坐不安席2黎文康
2022-06-23 10:09:15
朵拉x700
2022-07-08 09:45:26
Sirius天喵星
2022-06-27 09:36:42
印第安納波利斯耶
2022-06-21 09:08:01
幺妹918
2022-08-02 14:59:00
木心7
2022-07-08 09:38:45
張宗輝
2022-06-22 09:26:59
媛媛的
2022-06-22 16:56:22
小馬哥587
2022-07-07 15:37:04
東皇的球球
2022-06-21 15:05:24
閑云孤鶴767
2022-08-02 09:49:22
愛過方知酒濃
2022-07-08 09:18:45
豬八戒639
2022-08-12 16:21:52
h東8
2022-07-09 13:17:39
老曹326
2022-07-28 10:29:54
清平樂ZZ2017
2022-07-25 17:14:23
紅蜻蜓在飛舞
2022-06-16 12:16:54
胡蘿卜請求支援
2022-07-28 10:09:06
白月光6M
2022-06-20 09:02:33
qwe12345KD
2022-06-27 16:28:54
好好站樁
2022-07-27 10:13:07
花千骨837
2022-07-26 09:53:20
雨雨SSS
2022-06-24 16:17:58
鄱湖人家
2022-07-08 16:21:48
2022-07-20 15:17:20
2022-07-22 16:32:32
2022-07-08 10:18:42
2022-07-25 16:35:11
2022-06-20 09:23:49
2022-08-02 13:44:12
2022-08-03 13:42:21
2022-06-09 17:41:48
2022-06-24 12:34:02